在山东,有这样的一群人,他们毕业回到养育他们的农村,用他们所学到的知识,努力改变着家乡的面貌,他们,在广袤乡村实现着自己的理想。
“三涧溪的大学生们”在乡村振兴中显身手
一大早,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三涧溪村村委会主任叶贵芬骑上电动车,直奔区政府所在地。三涧溪村加快产业升级,新建的商业酒店、冷链物流基地、商业中心需要协调办理有关手续。40岁的叶贵芬,这阵子一直忙前忙后。
做讲解、搞旅游,短短几年间,返乡大学生叶贵芬快速成长,得到村民广泛认可,去年当选村委会主任。
这些年,200多名像叶贵芬这样的年轻人返乡下乡就业创业,为三涧溪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力量。2021年,村集体资产达到2.73亿元,村民人均年收入超过3万元。
三涧溪村的农创园里,大棚内瓜果成行。不少大棚入口处,都贴着经营者的照片。上前一看,一张张年轻面孔青春洋溢。
“这些都是由村里的返乡青年经营的,每人租一个大棚,参与农业创业。”济南源虎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元虎介绍。
王元虎和妻子李少清是三涧溪村第一批返乡创业大学生。在当地党委和政府的惠农政策扶持下,夫妻俩历经13年,打造出一家年销售收入超千万元的济南市农业龙头企业。
“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,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,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。”王元虎说,“有志青年投身乡村振兴正逢其时、大有可为。”眼下,他又有新谋划,将8700平方米的旧猪舍转型为农乐园,打造集休闲观光、研学旅游、劳动体验、农事科普等为一体的农业旅游园区,为有志于推进乡村振兴的年轻人就业创业提供更多机会、更好环境。
农业是一个收获希望的行业,也是一个其乐无穷的行业
在东营广饶李鹊镇,有一群返乡创业的年轻人,他们吃苦耐劳、互帮互助,用奋斗的青春,在乡村大地上,谱写出自己充实而又精彩的创业故事。每天五点半,97年的小伙李培栋,都会准时来到新开的烤红薯店,挑选、清洗地瓜、生炭火、热炉……看着培栋娴熟的操作着每一个环节,让我们很难相信,他才营业八天。
其实烤地瓜并不是培栋的主业,用他的话来说,就是农闲这段时间,给自己找点事干。而他的主业是飞防。2018年大学毕业后,返乡的培栋,很快就成立了自己的飞防队伍。从大学毕业再返乡创业,从成立飞防队伍再到烤地瓜,培栋说广饶守凤家庭农场的负责人刘超始终在陪伴着他。刘超也是一位返乡创业的80后女青年,回到家乡创业的8年间,先后流转土地2100亩,大力发展绿色生态循环农业。先后荣获“全国劳动模范”“全国三八红旗手”“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”等称号。
在一次乡镇组织的青年创业宣讲活动上,培栋向刘超吐露了创业的想法,而刘超,也是使出了浑身解数帮助培栋。同样受刘超“影响”的,还有山东农业大学硕士毕业后,毅然回乡创业的李国敬。现在,李国敬成立了自己的生态农场,注册了“硕士爸爸”生态农产品品牌,带动周边100多户乡亲致富。刘超表示,农业是一个收获希望的行业,也是一个其乐无穷的行业,出路不止在北上广,也可以在自己的家乡。
大学生返乡14年 她立志让农民换个活法
2008年,薛丽娜中国农业大学毕业,和她的同班同学也是后来的丈夫李宁一起,选择返乡支持家乡农业建设,当好“新农人”,开创新天地。
“起步时最难的是资金和观念。”薛丽娜回忆,夫妻二人白手起家,以每股200元、流转费每亩600元吸收周边村民成立合作社,但当时农民普遍不接受土地承包,土地难以成片。最终,通过镇村两级的协助和大量入户工作,合作社取得最初的13.4亩土地,还获得了一笔扶持新型经营主体的30万元贷款。
如今,合作社员工已由成立时的6人扩充到18人,全流程自主经营土地1300余亩,其中最大的地块集中连片600余亩,同时为全镇四万多亩耕地提供订单种植、植保、收获、病虫害防治等社会化服务。
“新农具”赋能 “新农人” 建起“蔬菜梦工厂”
2010年,以优异成绩从山东大学法律系毕业的刘雁滨,毅然选择返乡回农村。
他用时10年,从一个“门外汉”成为懂农业、爱农村的“新农人”。
他带领青年团队打造了全国首家以农业为主题的国家级农业公园,创建了国家4a级景区。他为“雪龙号”科考船研制了集光伏发电、营养液循环、补光、温湿度自动调节、无土栽培等技术的“蔬菜梦工厂”,支持“雪龙号”科考船完成了第8次赴北极科考任务。他建设了4座集光伏供电、供热为一体的,全自动生态热带水果生产温室,创国家“创新实用”专利。2019年他又按照“农业4.0生态系统”,自行规划设计建造农业科技馆,融入了光伏补光、智能水肥一体化、生物物理病虫害防治、物联网平台智能调控等四项新技术,成为现代农业的样板。
“半农半x”的春天:从大城市到小乡村,他们给出乡间生活新答案
今年是钟学斌、朱墨燕夫妻回村生活的第四年。2020年,因为女儿春天对大自然的热爱,两人决定给孩子一个真正的童年,因此从济南回到了钟学斌的老家——临沂。面对从未接触过的农村生活,他们始终在探索一种“半农半x”的生活方式,既要靠传统农业实现自给自足,又要找到一种不受地域限制,同时也能实现个人价值的事业。几年间,经过对“x”的不断追问和尝试,梦想中新农村的样子也在二人的努力中慢慢清晰起来……
在山东人心里,自古就有“出人头地,回报乡里”的观念,只不过,随着时代的变迁,“回报”早已不局限于架桥修路、兴学助教了,如今的农村最需要的是有知识,有见识的年轻人,人才是实现乡村振兴的“活力之源”。
为了着力破解人才瓶颈制约,山东依托省内农业高校,定向培养公费农科生;山东通过开展“雁归兴乡”返乡创业推进行动,招募“乡村振兴合伙人”;对乡村教育、医疗、农技等人才,建立专门职称晋升通道,让基层涌现更多教授级“土专家”……
多项政策举措,引导更多的优秀人才到乡村贡献才智、建功立业,努力为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。
编辑:王志仠
审核:钟德旺
1、凡本网专稿均属于感知山东网所有,转载请注明来源及感知山东网的作者姓名。
2、本网注明“来源:×××(非感知山东网)”的信息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,若作品内容涉及凯发k8一触即发的版权和其它问题,请联系凯发k8一触即发,我们将在核实确认后尽快处理。
3、因使用感知山东网而导致任何意外、疏忽、合约毁坏、诽谤、凯发k8一触即发的版权或知识产权侵犯及其所造成的各种损失等,感知山东网概不负责,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。
4、一切网民在进入感知山东网凯发k8一触即发主页及各层页面时视为已经仔细阅读过《网站声明》并完全同意。